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早安健康專訪] 胸腔科醫師護肺,一定會做這件事|破解健康密碼

胸腔科醫師護肺,一定會做這件事|破解健康密碼

時間:2018-08-07 作者:早安健康


面對空氣汙染,既然環境無法馬上改善,那我們該如何自我防護呢?

空氣汙染的自我保護方法



1.戴口罩
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建議,出門在外一定得戴上口罩。口罩是第一道防線,避免空氣污染物質被吸入體內。

民眾可選擇配戴一般外科口罩,對PM2.5的防禦力可達三至四成;而市售也有許多可水洗過後、重複利用的布製口罩,但這類口罩因為孔洞較大,能防禦的只有路面上的飛沙走石,對PM2.5是完全沒有防禦力的。

2.使用空氣清淨機
由於室內外的空氣是流通的,室外的PM2.5會從門窗滲透進家門內,因此蘇醫師建議,可使用空氣清淨機過濾家中空氣,過濾PM2.5的效果可達三至四成。但要注意的是,機器規格與坪數是否相符合,以發揮空氣清淨機的最大功效。

3.避免在PM2.5濃度過高時從事戶外運動
蘇醫師分享,一份英國研究發現,在空氣污染下街道散步兩小時的老人,肺功能不但沒改善,連血管硬度都較散步前還要硬。因此從事戶外運動時,務必要確認當下的PM2.5即時狀況。

→認識更多蘇醫師傑出表現

[早安健康專訪] 十大死因都與它有關!每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破解健康密碼

十大死因都與它有關!每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破解健康密碼

時間:2018-08-01 作者:早安健康
 

PM2.5到底有多可怕?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空氣汙染對人體有極大危害,甚至與十大死因息息相關。

胸腔重症科蘇一峰醫師指出,當PM2.5被吸入肺部後,它會穿透氣管、支氣管,進入肺泡;這時,體內的巨噬細胞就會挺身而出吞噬這些PM2.5,但由於PM2.5無法被分解,所以巨噬細胞在無法消化的情況下只好與它共存,直到無法負荷、爆體而亡。

蘇一峰醫師比喻,假設身體是一顆地球,免疫細胞就像是吞了塑膠汙染物的海鳥、海龜,吃了太多無法分解的垃圾,最終的下場就是死亡。

巨噬細胞吞了PM2.5後,失去防禦機制、變的病懨懨的,因此容易導致肺部感染病。此外,病懨懨的巨噬細胞還會分泌發炎物質,一旦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就會促成動脈、心血管與腦血管硬化,所以失智、中風等疾病都跟PM2.5有關係。

而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PM2.5也摻了一腳,當汙染物進到體內,會開始全身循環,在身體各處留下致癌因子。因此空氣汙染與十大死因的關係相當密切,甚至影響孕婦與胎兒,更甚者,PM2.5的毒害還會留在基因裡波及後代。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爬1、2樓就會喘嗎?醫師:你的肺活量只剩5成!

小憶每次爬5層樓梯都會覺得喘,但室友卻一點都不喘,她擔心自己肺活量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但健檢報告卻又沒有特別的紅字,讓她很疑惑「到底肺活量怎麼樣才算正常」。

肺活量是一種比較值 
肺活量簡單來說,就是指「吸到最飽後吐出完全的氣的量」,一般來說是越大越好,表示身體供應氧氣的源頭是足夠、有餘裕的,但如果肺活量太小,就可能是一些肺部疾病的前兆。 林口長庚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王智亮說,肺活量並不是一個「標準值」,每個人隨著他的年紀、性別、身高體重不同,應該達到的量也不同,「包括種族也會有影響,所以你要跟同一個區塊的人的人比。」 在「同區比較」的情況下,怎麼樣才算是肺活量不足,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則說,「小於人家的8成吐氣量,就算是肺活量不足的表現,但是一般要下降到人家的一半,才會有後續的症狀出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肺活量是一種疾病檢測
 一般人會計較呼氣、吸氣的量有幾毫升,但肺活量強調的是「氣流有沒有辦法通暢運行」,也因此肺活量可以看出是不是有阻塞性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根據衛福部資料,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COPD,台灣一年則有超過5千人因COPD死亡。 王智亮說,常見測量肺活量的「用力吐氣」,主要就是用來測量阻塞性肺病,「氣道阻塞,你用力吐氣的時候氣流會被堵住,平緩吐氣的時候反而不會感覺。」 另一種會造成肺活量不足的,是侷限性的肺部疾病,如肺結核,也就是肺部空間無法完全擴張,所以會顯得氣流量很少;王智亮說,「當然肺活量下降還有很多原因,包含肌肉無力、肥胖等,但是這是一個判斷肺部疾病的方式,也是警訊。」

爬樓梯喘是肺活量不足嗎?
 蘇一峰說,肺活量是一般人的7、8成時,在做激烈運動的時候才會覺得喘,「像是爬5、6樓才覺得喘,就算是一種激烈運動」,而下降到一般人的5成時,日常生活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爬1、2樓就喘,那就是到了4、5成了。」 而肺病的人爬半層就要休息好一陣子,肺活量已經是一般人的3成以下,連生活自理都有問題,「像是下床、上廁所、換衣服都會喘,肺一定有問題」;蘇一峰說,肺功能在25~30歲時達到巔峰,之後會每年下降,年輕時愛抽菸、覺得沒問題,等到肺活量下降到5成,「那就回不去了。」 而王智亮說,除了注意肺部的問題之外,爬樓梯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你動到了很多肌肉,肌肉是不是缺氧、血管是不是能準確輸送氧氣,除了氧氣量要足夠之外,其實心臟、肌肉跟血管都是重點,所以爬樓梯會喘,最好去做心臟、肺部檢查。

日常生活怎麼判斷自己肺活量不足 
因為肺活量是個比較值,也需要儀器才能精密檢測,雖然現在大部份的診所、醫院都有相關設備,但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也成了許多人心中的疑惑。 蘇一峰說,其實只要看自己的體能是不是比以前下降、容易比以前喘,還有運動時感覺換氣不是那麼順暢,就是肺活量不足的反應,「跟自己比也是一個方法。」而王智亮則說,肺活量就是一種「呼吸做功」的表現程度,「只要沒有喘,都不用太緊張,但是有喘,就一定要去檢查。

原網址: https://heho.com.tw/archives/20258
Copyright © HEHO 更多健康:https://heh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