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蘋果醫藥專欄] 愛吃醃製肉 氣喘恐惡化



愛吃醃製肉 氣喘恐惡化 

2017年01月01日

 愛吃醃製肉品,如臘肉、培根、火腿、香腸等食品的民眾要小心了!根據最近一篇法國研究指出,喜好吃醃製肉品易導致氣喘惡化。




致癌風險最高

醃漬肉品目的是增加肉品保存時間、特殊風味與去腥,製作方法不外乎將肉與鹽、糖、硝酸鹽、辛香料等調味料,及各種食品添加物如結著劑、乳化劑等混合後靜置一段時間所完成。若製作過程不洽當,恐有腐敗、細菌滋生風險,每逢過年過節台灣急診室就常被急性腸胃炎的患者塞爆,不少患者就是吃了不乾淨的醃製肉品如臘肉等。
醃製肉品中的許多食品添加物,也被認為有致癌可能性,之前醃製肉品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入最高致癌風險食品的名單。

塵蟎蟑螂誘發

最近法國一項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Thorax(胸腔)》上的研究指出,常吃醃漬肉品可能導致氣喘惡化,該研究有971位研究對象,其中408人有氣喘病史,針對這群人飲食和抽菸習慣追蹤了解,發現每周吃醃製肉品4次以上者,比每周吃不到1次者,氣喘急性發作機率高1.76倍;男性常吃醃製肉品比不常吃的人高1.3倍的急性氣喘發作機率,女性則是增2倍。不抽菸患者常吃醃製肉品則會增2.47倍,有氣喘病史者常吃醃製肉品增2.16倍。
過去已知氣喘與過敏體質有關,當雙親是過敏體質或者有氣喘,其子女氣喘機會就會增加。而平常也有許多氣喘危險因子如空氣中的過敏原,包括塵蟎、蟑螂、寵物毛皮、黴菌等,及上呼吸道感染、空氣污染、香菸、情緒反應等,也都是氣喘的危險因子及誘發因子,氣喘患者都需注意、以減少發作。(蘇一峰醫師健康部落格http://tvgh-suvy.blogspot.tw/2015/06/blog-post_20.html


掛號找蘇醫師

蘇一峰醫師簡歷:

    職:

教育部部定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灣氣喘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教育委員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

    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專長學科:胸腔呼吸內科學、呼吸道疾病,胸腔重症醫學,肺癌胸腔腫瘤

              ,呼吸道感染症,肺結核,呼吸睡眠疾病


[蘋果醫藥專欄] 愛吃醃製肉 氣喘恐惡化



愛吃醃製肉 氣喘恐惡化 

2017年01月01日

 愛吃醃製肉品,如臘肉、培根、火腿、香腸等食品的民眾要小心了!根據最近一篇法國研究指出,喜好吃醃製肉品易導致氣喘惡化。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良醫健康網] 23歲「肺腺癌四期」抗癌日記催淚》胸腔重症醫師教你:如何找出肺癌最前兆

23歲「肺腺癌四期」抗癌日記催淚》胸腔重症醫師教你:如何找出肺癌最前兆



 
  台灣癌症連續33年盤據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肺癌更是目前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一名。日前有一名23歲不抽菸年輕男性,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得到肺癌末期的心路歷程,這名這名肺癌患者表示因為當兵每年都有照胸部X光,醫生調去年體檢X光照片,判斷腫瘤被心臟擋住,所以才沒有發現。沒想到七月久咳不癒就醫,X光居然發現肺癌末期,合併多處轉移,快得讓人無法置信,而這名23歲年輕患者也不幸的在4個多月後過世。
肺癌診斷時,常常是末期有兩大原因:
1. 肺癌一出現症狀時,常常已經是末期
依照過去的臨床經驗我們發現,約六七成的肺癌患者,當出現咳嗽等呼吸道不適症狀到醫院求診時,常常就已經是肺癌末期無法開刀。而我們想問的是為何這些病人都要等到末期才來求診,原來是肺癌初期時根本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許多健康醫療文章都會告訴民眾,罹患癌症時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佳、體重減輕、不明疼痛、倦怠無力、咳嗽呼吸困難...等等,但是肺癌初期患者常常幾乎沒有任何以上的症狀,頂多只有輕微的咳嗽症狀,因為咳嗽很常見也不被認為是嚴重的症狀,難以引起患者注意而求診。一般來說肺癌病人等到出現不適症狀才來求診時,只有不到三成肺癌患者有機會開刀,開刀後不到兩成的患者有機會完全治癒肺癌。
2. 舊的檢查工具,很難偵測早期肺癌
一般來說肺癌要大於一公分以上,才有機會被胸部X光發現,而更困難的是胸部X光有許多死角無法看清楚,譬如:心臟縱膈的前後,肺門大血管處,還有肺尖處或橫膈下方、最後還有骨頭交接處等等,這些死角都會妨礙肺癌的發現。許多躲在死角的肺癌都長到四五公分了,X光仍然不容易被發現!而肺癌大於一公分以上,就有轉移的可能性,也因為如此不少肺癌患者明明去年才照過胸部X光,今年卻被診斷發現是末期肺癌。
過去檢查肺癌中最常被使用工具還有痰液癌細胞檢查、肋膜積水細胞學檢查,而以上種種方法常常都能檢查出末期的肺癌,這是因為當你痰中或肋膜積水中都已經出現癌細胞了,這也代表癌細胞已經到處轉移了,此時都已經無法開刀治癒肺癌了。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與傳統X光比一比
1.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的優點
對於這些長在死角或者是小於一公分的肺癌,以往醫師們都束手無策,但是最近幾年出現了重大的突破-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顧名思義就是把電腦斷層所遭受的輻射劑量降低。現在的醫療技術精進,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將輻射劑量降到原本一般電腦斷層的五分之一以下,雖然因為減少輻射劑量也會減少解析度,但是因為肺部是空氣多的器官時,這樣的輻射劑量剛好足夠把肺部看清楚,也就是說低劑量電腦斷層這一技術目前還只能用在肺部上,其他器官仍然無法使用。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突破過去X光的限制,大大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的機會,是早期肺癌診斷工具的一大突破,目前大部分醫院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已經可以看到0.3到0.5公分大小的肺癌,而生長在X光死角的肺癌也能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看清楚。小於一公分的肺癌絕大部分都是初期,只要開刀就能獲得治癒,過去我也有不少的經驗,朋友們的雙親在求診當時雖然X光正常,在建議之下,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後發現了早期的肺腺癌,經開刀得到痊癒。
2.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的缺點
但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並非沒有壞處,反對低劑量電腦斷層的醫師學者認為,主要有幾個最大的壞處:
一、價格仍然不便宜,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需要自費5~8千元不等。
二、許多學者質疑的是,低劑量電腦斷層非常靈敏,不只找出早期肺癌也會檢查出許多良性的病灶(如良性肺鈣化結節),使許多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切片與開刀手術。
三、更有人提出質疑把沒有症狀的初期肺癌,給予早期開刀治療真的對嗎?說不定這些早期肺癌根本不會讓患者致死。
四、發現這些不會馬上有生命危險的早期肺癌後,造成患者恐慌,追蹤治療這些患者造成健保資源的浪費。


我該不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相關的研究如火如荼進行當中,但目前大部分的醫師學者認為,如果你本身是以下高危險族群,可以考慮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篩檢,如:
  • 抽菸或二手菸的民眾
  • 生活在高度空氣汙染環境之下,常常吸入如廚房油煙、工廠廢氣或交通廢氣
  • 過去有其他癌症病史
  • 有近親罹患肺癌
希望每個民眾都能健康保肺,遠離癌症!

作者簡介_蘇一峰 醫師

掛號找蘇醫師

蘇一峰醫師簡歷:

    職:

教育部部定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灣氣喘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教育委員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

    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專長學科:胸腔呼吸內科學、呼吸道疾病,胸腔重症醫學,肺癌胸腔腫瘤

              ,呼吸道感染症,肺結核,呼吸睡眠疾病

[良醫健康網] 23歲「肺腺癌四期」抗癌日記催淚》胸腔重症醫師教你:如何找出肺癌最前兆

23歲「肺腺癌四期」抗癌日記催淚》胸腔重症醫師教你:如何找出肺癌最前兆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UDN元氣網] 不抽菸卻得到肺癌,為什麼?

蘇一峰/不抽菸卻得到肺癌,為什麼?

2016-12-27 15:59:10 元氣網 蘇一峰
這個冬天,空氣品質很差!中國華北空污「紅色警戒」 PM2.5超標百倍,石家莊甚至PM2.5飆破1000,世界環保組織估計受害者高達5億人,鄰近大陸的我們台灣也大大受到影響,入冬最強東北季風南下,境外空氣污染傳入台灣,西台灣幾乎都籠罩在空氣汙染下,尤其中南部雲嘉南因空氣對流差,空氣品質持續不良!吸入如此高的空氣汙染,會造成幾十年的健康隱憂。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抽菸會造成肺癌,但是台灣大部分肺癌病人的原因,真的是抽菸造成的嗎? 圖/shutterstock

[UDN元氣網] 不抽菸卻得到肺癌,為什麼?

蘇一峰/不抽菸卻得到肺癌,為什麼?

2016-12-27 15:59:10 元氣網 蘇一峰
這個冬天,空氣品質很差!中國華北空污「紅色警戒」 PM2.5超標百倍,石家莊甚至PM2.5飆破1000,世界環保組織估計受害者高達5億人,鄰近大陸的我們台灣也大大受到影響,入冬最強東北季風南下,境外空氣污染傳入台灣,西台灣幾乎都籠罩在空氣汙染下,尤其中南部雲嘉南因空氣對流差,空氣品質持續不良!吸入如此高的空氣汙染,會造成幾十年的健康隱憂。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抽菸會造成肺癌,但是台灣大部分肺癌病人的原因,真的是抽菸造成的嗎? 圖/shutterstock

不抽菸卻得到肺癌,為什麼?

過去二十年來,因為政府大推提倡戒菸,抽菸人口比例成功下降了一半,但是肺癌的患者卻反而逐年增加,持續佔據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癌症檢查技術的進步讓我們找到更多肺癌或許是一個原因,但更多醫師都想問,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抽菸會造成肺癌,但是台灣大部分肺癌病人的原因,真的是抽菸造成的嗎?
日前有一名23歲不抽菸年輕男性,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得到肺癌末期的心路歷程,這名23年輕人不敢相信的表示,自己不菸不酒,久咳不癒就醫居然已經是肺癌第四期(末期)合併多處轉移,診斷的醫師告訴他如果不接受治療只剩三到六個月的壽命,而這位年輕肺癌患者不願接受正規治療反尋求自然療法的治療,很不幸於診斷的四個多月後不幸過世...
在台灣過半的肺癌患者都是不抽菸也沒有二手菸,到底這些肺腺癌患者是怎麼得到肺癌的呢?雖然除了抽菸以外還有其他的肺癌高風險群,如礦工、肺結核與慢性肺病患者、油煙、或肺癌家族史等等,而台灣過半以上的肺癌患者不抽菸也沒有其他風險因子,都讓人不禁要懷疑是否台灣的肺癌跟空氣汙染有關。




台灣氣喘過敏兒持續增加

台灣部份孩童從小就常常感冒流鼻水,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與噴嚏,甚至呼吸出現喘鳴聲,帶到門診就醫之後,才發現小孩已經得了氣喘與過敏性鼻炎,不禁讓許多家長想問,為何家中的小孩會得到氣喘?
過去研究就發現,近年來台灣的氣喘過敏兒逐年快速升高,台灣兒童氣喘比率三十年來居然成長10倍!等於每5個國小兒童就有1人患有氣喘,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氣喘會越來越多,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空氣汙染也直接導致氣喘比較容易發作。

肺部呼吸道與心血管腦血管受到傷害

本身有呼吸道疾病譬如肺阻塞和氣喘,還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對於空氣汙染特別要注意,許多肺阻塞的病人都會抱怨,只要吸到不好的空氣品質,馬上就有胸悶喘不過氣的感覺,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已經證實,空氣汙染會增加肺部疾病肺阻塞和氣喘、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風險,並且造成這些疾病的急速惡化。




面對空氣汙染、三招分享!

面對空氣汙染我們該怎麼做,醫師在這邊建議三招:
一、請趕緊離開空氣污染的現場,譬如、有人焚燒金紙與垃圾或排放廢氣,趕緊離開現場
二、減少出門機會,在室內把空氣清淨機一整天持續打開運轉
三、如果真的沒辦法必須出門,請配戴醫療口罩或N95口罩(不織布口罩無防護力),多喝水增加代謝,並且減少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增加十倍以上的呼吸換氣量)。





掛號找蘇醫師

蘇一峰醫師簡歷:

    職:

教育部部定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台灣氣喘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教育委員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

    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專長學科:胸腔呼吸內科學、呼吸道疾病,胸腔重症醫學,肺癌胸腔腫瘤

              ,呼吸道感染症,肺結核,呼吸睡眠疾病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TVBS專訪] 雨天室內晾衣致命?醫師:肺部恐長麴菌球

雨天室內晾衣致命?醫師:肺部恐長麴菌球
2016/12/11 18:08
記者 張允曦 / 攝影 羅士朋 台北 報導
注意!室內晾衣「太潮濕」 黴菌滋生恐致病
 

[TVBS專訪] 雨天室內晾衣致命?醫師:肺部恐長麴菌球

雨天室內晾衣致命?醫師:肺部恐長麴菌球
2016/12/11 18:08
記者 張允曦 / 攝影 羅士朋 台北 報導
注意!室內晾衣「太潮濕」 黴菌滋生恐致病
 




陰雨綿綿的天氣,衣服最怕曬不乾,很多人會拿進室內乾衣,甚至有很多租屋族,只能把洗好的衣服晾小套房內!在英國有民眾,長期在室內晾衣,結果被診斷出慢性肺麴病的案例!國內醫師說,台灣氣候潮濕,黴菌無所不在,更應該注意,居住環境太潮濕,容易成為黴菌的溫床。

從洗衣機裡把衣服拿出來,在房間裡頭曬,碰上陰雨綿綿的冬天,很多人就選擇這麼做。

記者張允曦:「不過有專家提醒,像這樣在室內曬衣服,容易讓溼度飆升,滋生黴菌。」

英國一名43歲男子長期在客廳暖氣機上晾衣服,結果診斷出慢性肺麴病。

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麴菌就是一種黴菌,它當然生活在我們的環境中,衣服放了一陣子就出現霉味,其實這種霉味就是提醒你黴菌已經正在生長了,所以我們國內室內晾衣服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我們是一個濕度高的國家,平常我們的環境中,這種(黴菌)胞子就無處不在。」

醫生說,國內感染慢性肺麴病的案例並不少見,因為台灣氣候潮濕黴菌無所不在,免疫力比較差或有肺部病史的人比較容易感染,狀況輕微麴菌停留在氣管,可能會出現氣喘症狀,如果進入肺部長成麴菌球,再深入肺部組織,初期會發燒咳嗽,嚴重一點會咳血,甚至引發肺炎、敗血症,死亡率高達50%,居住環境潮濕就容易成為黴菌的溫床,除了開除濕機控制濕度,如果一定要在室內乾衣,專家建議有三招。

衣服脫水多花點時間,乾衣速度也能加快,或是選擇用電扇輔助,只要弱風效果就很不錯,晾衣服時也要注意,別全擠在一起,還要打開窗戶注意室內通風,才不會衣服晾不乾飄出霉味,人也跟著長黴菌了。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良醫健康網] 插管是急救,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胸腔科醫師:大誤!其實「氣切」有5大好處


插管是急救,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胸腔科醫師:大誤!其實「氣切」有5大好處

撰文者蘇一峰 醫師  

以下的故事每天在醫院發生:
王老先生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抽菸,一直咳不停是他的老毛病,最近5年痰變得很多,甚至一層樓梯要爬3分鐘。5年前去看病時,胸腔科醫生就說王老先生是得到了肺阻塞,台語叫做「肺ㄏㄧˋ ,塞ㄊㄚ ,病ㄅㄟㄣ」,勸他一定要馬上戒菸,還開了一些噴劑藥物請王老先生每天要乖乖使用。

沒想到王老先生不聽醫師的話,門診只去了一次就不去了,菸一直抽到去年前才戒,後來只要一活動整個人就喘個不停,人變得越來越瘦,今年冬天本來要過66大壽的生日,沒想到天氣一冷不小心感冒就喘了起來,住進了加護病房,全家上上下下都擔心得要命,王老先生的病情也成為附近鄰居茶餘飯後的話題。

陳媽媽:「隔壁鄰居的王老先生,住進加護病房,聽他兒子說醫師建議要考慮氣切!」

李大姐:「千萬千萬不要氣切!我聽人說一氣切完……人很快就死了!」

陳媽媽:「是喔!那我趕快去跟王老太太講,千萬不要同意讓她先生氣切」

於是,等到了醫院加護病房的會客時間時......

主治醫師:「上次跟你們談的,想要幫王老先生安排氣切手術,請問考慮得如何?」

兒子:「我們還是不要安排氣切好了……

主治醫師:「喔,這是為什麼呢?」

王老太太:「因為我們聽鄰居說,人只要一氣切很快就會死了,所以我們拒絕氣切!」

醫療謠言滿天飛,害苦害死許多患者

 關於醫療,台灣常常有許多錯誤謠言滿天飛,常見的譬如有:

「氣切很可怕,人只要一氣切完很快就死了!」

「醫師叫你吃血壓藥(或血糖藥),千萬不要吃,一吃了就要終身吃藥!」

「醫師說你腎臟壞掉叫你洗腎,千萬不要洗,一洗下去就會終身洗腎!」

「癌症的藥物很毒,人得到癌症不要馬上接受治療,只要吃少一點,用絕食可以餓死癌細胞!」

深究氣切謠言背後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加護病房中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需要做氣切手術,而這些重症患者當然會有比較高的死亡率,若部分接受氣切患者後來仍然不幸死亡,就被謠言順理成章冠上:患者因為接受氣切手術,所以人很快就死了。

接受氣切手術的優點與適合對象


圖片提供:蘇一峰 醫師 

氣切的全名是「氣管切開術」,是在頸部氣管處,切開一個直徑約3公分左右的小洞,目的是插入氣切管,接上呼吸器幫助病人呼吸。臨床上當患者病情穩定有一定剩餘壽命卻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時,為了讓患者減少長期插管的痛苦,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考慮是否要氣切手術。氣切手術已經是實行多年的成熟手術,風險低安全性高,氣切不只不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反而有許許多多的好處,整理如下所述:

一、病患的舒適度:氣切管的長度一般不到10公分,而傳統插管管子長達30公分,氣切管子較短,患者的舒適度較佳,而插管管子太長易引起患者的疼痛與不適感;而且插管患者的嘴巴必須一直維持張開不能閉合,許多插管的患者都有咽喉疼痛、嘴唇乾裂或牙齒鬆動的問題。而氣切雖然在頸部有傷口,不過因為傷口小大部分都不會太疼痛。

二、經口進食與說話:首先要知道的是,患者情形如果不穩定的情況之下,不管是氣切或者是傳統插管,都無法經口進食與說話。但是等到患者如果病情穩定時,氣切因為是從脖子進入氣管,不經過嘴巴,患者有機會可以經口進食,部分患者如果能暫時停止使用呼吸器,還能接上特殊的氣切達到說話的目的;而傳統插管的管子因為從口腔進入氣管,只要一天沒有拔管,只能使用鼻胃管進食,且不能說話。

三、脫離呼吸器與安全性:氣切管因為管子短,造成的呼吸阻力比較低,使用氣切管的患者比較容易成功脫離呼吸器,而且氣切管較容易固定,比較不容易移位脫落,較為安全,如果遇到管子不慎滑出,氣切管也比較容易立即放置回去,對患者比較安全;而傳統的插管較難以固定,一旦脫落將使患者無法呼吸出現生命危險。

四、感染與清潔維護:氣切管因為不經過口腔,可避開口腔中大量的細菌,過去已經不少研究發現到早期氣切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罹患呼吸器相關肺炎的機會,而清潔護理上,氣切管也比較容易清潔和更換。

五、患者恢復力:患者使用氣切管因為比較不疼痛且安全不怕脫落,患者早期氣切可以較早進行復健恢復體力與活動力;而氣切傷口只要拔除氣切管後,只要縫上幾針,氣切傷口常能在三、四週癒合,只留下一道短短的疤痕。

對於氣切手術,在台灣仍有許許多多的民眾,因為謠言而有過度的恐懼誤解,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有可能住到加護病房,而錯誤的謠言則會直接或間接的害死害苦病人,我在這裡推廣正確的氣切知識,希望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生病受苦的患者,接受到正確更好的醫療。

王老先生故事的後續......

在經過主治醫師清楚的解釋之後,王老先生的家屬終於同意氣切,之後被陳媽媽得知,背後搖搖頭說:「王老太太怎麼沒聽我的勸告呢?氣切會害死王老先生啊!」

王老先生帶著氣切與呼吸器穩定轉出加護病房後,因為有了氣切的幫助在病房中積極的復健恢復體力,也成功從嘴巴進食,在規律的使用藥物之下,肺阻塞漸漸得到了控制。

一個半月之後在積極呼吸復健之下,王老先生終於成功的脫離使用呼吸器,可以整天不用呼吸器成功拔管,此時醫師再三確認王老先生情況穩定之後,找來了外科醫師縫了三針把氣切傷口縫好,住院兩個月之後王老先生終於成功返家,逢人就說吸菸是多麼的不好,請親朋好友有抽菸的人趕快戒菸!自己再也不敢吸菸了!

鄰居李大姐陳媽媽,都驚訝的歪著脖子看著王老先生脖子上短短的那一條氣切傷口,聽著王老先生訴說這次住院的奮鬥史,李大姐陳媽媽心裡想:「原來氣切是長這樣!」「謠言把氣切說的好誇張...還以為氣切一定會讓人臥病等死,讓人臥病等死的是疾病,而不是氣切!」

生病讓所有人都上了寶貴的一課,才清楚知道原來是:醫師評估可以救活的病人並且病人病情有痊癒的可能性,或者家屬希望長期插管的患者繼續活下去時,當患者需要長期插管使用呼吸器時,基於生活品質的維持,醫師才會問你要不要做氣切用來代替插管!

而氣切後讓病人的照顧更方便,病人可以更積極復健,有更大的脫離呼吸器成功率,病人也能因為氣切得到更舒服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氣切就等於死亡或是臥床拖磨人生。而氣切反而是讓病人有機會遠離臥床!讓家人離世前至少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必須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的家人能免於長期插管的痛苦。

更多文章請見蘇一峰醫師部落格
作者簡介_蘇一峰 醫師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胸腔內科醫師
教職:教育部部定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專長學科:胸腔呼吸內科學、呼吸道疾病,胸腔重症醫學,肺癌胸腔腫瘤,呼吸道感染症,肺結核,呼吸睡眠疾病

認識蘇醫師

[良醫健康網] 插管是急救,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胸腔科醫師:大誤!其實「氣切」有5大好處


插管是急救,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胸腔科醫師:大誤!其實「氣切」有5大好處

撰文者蘇一峰 醫師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天下雜誌專訪] 全台紫爆噩夢 增中風、失智風險



全台紫爆噩夢 增中風、失智風險
精華簡文
圖片來源:黃明堂
全台紫爆噩夢 增中風、失智風險

作者:林怡廷2016-11-23 天下雜誌611
近日全台空污嚴重超標,中南部更是烏煙瘴氣。如何面對一張口就會吸入PM 2.5,影響範圍擴及腦、肝、肺的紫爆恐懼?


「我怕以後如果我有小孩的話,他看著我們以前的照片問我,為什麼你們以前的天空是藍色的?」一位國小女孩,在《為孩子找回藍天》紀錄片中,向導演黃淑梅說出她對空氣污染、灰色天空的恐懼。

遺憾的是,紀錄片放映之際,台灣各地的PM2.5(細懸浮微粒)指標連連紫爆,代表空氣污染嚴重超標,且從北到南都飽受影響。

女孩的童言童語,預言著我們再不積極採取行動的灰色將來。

不只這部紀錄片,在「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劃」中,十七組橫跨老中青三代導演,無償製作的二十部短片,都在討論台灣的空污問題;且從九月至今,在全台巡迴放映。
計劃總召、中正大學傳播系專技助理教授蔡崇隆說,「希望創造更重視空污的社會氛圍。」也為被污染的無聲藍天,發出點聲音。

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影響你我,早該正視。「污染的空氣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以為好像沒那麼嚴重,可是當你覺得嚴重的時候,你的身體已經生病了,」黃淑梅有感地說。家住台南的她,在南部空污嚴重時,身體就曾出現咳嗽、喉嚨癢、眼睛癢等症狀。

空污這看不見的敵人,早已奪走無數性命。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每年約有九分之一、近七百萬人的死亡和空氣污染有關;比起其他地區,住在亞洲、非洲及中東地區的民眾,更易呼吸到空氣污染物質。

身處亞洲的台灣無法置身事外,且以空氣污染物中對健康影響最大的PM2.5來看,幾乎每個縣市都逃不出它的魔爪。
全台PM2.5嚴重超標
PM2.5來自汽機車廢氣、工廠及發電廠的廢氣、餐飲油煙排放、廟宇燃燒金紙,或家戶燃燒等。
根據環保署二一六年《空氣品質監測報告》,全台二十二個縣市、三十一個測站中,三年來僅有屏東恆春站達到WHO建議的理想標準:PM2.5年均值小於十微克/立方米;且位在雲林、嘉義、金門等地的測值,竟是標準的三倍。(見表一)
這意味著,各縣市居民只要張口呼吸,細小但殺傷力極大的PM2.5就可能入侵身體。
PM2.5粒徑不到髮絲的二十八分之一,在體內可是暢行無阻,可經由鼻咽喉深入肺泡,或隨血液循環全身;更可怕的是,重金屬、碳粒等污染物也常附著在上,長期累積,後果不堪設想,也因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它視為一級致癌物。

各科醫師談起PM2.5,也總是無奈地搖著頭,而受影響的病患早已遍及各診間。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列舉,從肺癌、下呼吸道疾病到氣喘等,都和空氣污染有關。(見表二)

他還觀察到,有些因嚴重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肺泡內的防禦軍隊──白血球或巨噬細胞,竟吞了過量的碳粒漲破而死,「這些碳粒哪來?他一輩子不抽菸、也沒有二手菸(問題),懷疑就是空氣污染。」

心臟科醫師也得面對這隱形大軍。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大成,在十六年前就投入心血管疾病和空污研究,當時「大家會覺得你是傻瓜,做這研究幹什麼,因為多數人普遍認為心臟、血管和空氣污染沒什麼關聯,」他說。

現在科學界普遍認定PM2.5會促成心血管疾病,因懸浮微粒進入體內會增加發炎反應等,長期易讓動脈硬化、血栓增加。WHO還推估,全球一年因空污死亡的中風及心臟病患者近五百萬人。

連眼科診間也多了受空污影響的民眾。「我整天眼睛紅紅的,有沒有戴隱形眼鏡都一樣,幾個月來都看不好,」國泰醫院新竹院區眼科主任陳瑩山,常聽到病人這麼說,尤其在空污嚴重的秋冬時節,更是如此。

因為當PM2.5濃度一高,缺乏表皮保護的眼睛,得正面迎敵,易引發慢性結膜炎或眼皮長乳突顆粒。若民眾長期配戴隱形眼鏡或鏡面清潔不佳,更易讓PM2.5沉積,帶來更多刺激。
空污危害還席捲大腦,增加失智風險。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程蘊菁團隊,對北北基都會區進行調查,發現懸浮微粒暴露量高的長者,罹患血管型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低暴露量高三.六到四倍。研究結果在去年發表於美國阿茲海默學會期刊,引起重視。

PM2.5是全身性危害的污染,」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說,但他也氣憤,「這個可預防,也該預防、造成死亡跟疾病的重大原因,竟在台灣沒辦法被限制。」
他認為最大原因是台灣的空氣品質標準,未與時俱進地跟上國際腳步,並好好落實,這讓「空污的防治歷程較緩慢,」他呼籲,必須從政策與法令做起,而「民眾的覺醒,是施政的最大壓力和助力。」
但短期內空氣品質難以巨幅改善,民眾該如何抵抗這看不見的敵人?

十招迎戰看不見的敵人
綜合國民健康署與台北市衛生局、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等,提出十點建議:
一、隨時注意PM2.5及空氣污染指標(PSI),可下載環保署app「環境即時通」查看。
二、當空氣品質不良,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尤其老人、兒童,或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者更需注意。
三、當PM2.5達十級(紫色),減少慢跑等戶外活動,改在室內活動。
四、若非得外出,可戴上口罩。不同口罩的防範效果不一,民眾可自行斟酌。防範效果由高到低:N 95 口罩、活性碳、外科口罩。
五、不只口鼻,眼睛也要保護。陳瑩山說,不論天氣陰晴,外出得戴全罩式太陽眼鏡,避免懸浮微粒暴露。
六、行車應避免跟在大貨車、卡車等柴油車後方。
七、進入室內前,可先拍打衣服,減少懸浮微粒被帶進屋裡的機會;進門則馬上洗手、洗臉、清潔鼻腔。
八、室內適當關閉窗戶,並可選用具高效率空氣微粒過濾網(HEPA)的空氣清淨機,且須定期換濾網。
九、減少室內燒香、金紙、蚊香與蠟燭;若無法避免,得保持通風。
十、裝設排油煙機等油煙防制設備,也避免油炸、燒烤食物。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9564#sthash.HJYGJyIy.dpuf